滯后補償主極點補償:
這種補償方法是將一個補償電容并接到基本放大器中產生第一個極點頻率的回路上,把第一個極點頻率壓低。引入補償電容后,fp1''<fp1,
而補償前后fp2不變,因此這種方法是以犧牲帶寬為代價的。如圖7.8所示:
極零點補償:指導思想是引入一零點頻率來抵消第二個極點頻率,極零點補償與主極點補償的頻帶相比頻帶加寬,但是也壓低了第一個極點頻 率。如圖7.9所示:
圖7.9極零點補償
以上兩種補償電路本身的輸出相位落后于它的輸入相位,故稱它們為滯后補償。它們都壓縮了頻帶,在一些頻帶要求較寬、速度要求較高的場 合不宜采用。
密勒效應補償:前面兩種補償電路所需要的電容、電阻都會比較大,可以利用密勒效應,將補償電路跨接在放大電路中,實際所需要的電容就 可以大大減小。
超前補償
這種補償的思想是引入一個零點來抵消第二個極點,而又不壓低第一個極點頻率,加長幅頻特性波特圖以一ZOdB/十倍頻程速率下降的那一
段寬度,從而改善穩定性。這種補償電路本身的輸出電壓相位超前輸入電壓,故稱超前補償。
引入負反饋電路的一般原則
1、要穩定直流量,應引入直流反饋電路;
2、要改善交流性能,應引入交流負反饋;
3、在負載變化時,若想使電壓穩定,應引入電壓負反饋;若想使電流穩定,應引入電流負反饋;
4、若想提高電路的輸入阻抗,應引入串聯負反饋;若想減小電路的輸入阻抗,應引入并聯負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