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I特性
輸出光功率P與偏置電流I的關系。LED是非閩值器件,發光功率隨工作電流增大而增大,并在大電流時逐漸飽和。
LD的P-I特性由A,B兩段組成,B線的延長線與橫軸的交點對應的電流為閩值電流Ith,當工作電流大于Ith時產生激光輸出。LD的Ith對工作溫度是十分敏感的,隨著工作溫度的提高,P-I特性曲線向右移動,閡值電流增大,斜率減小。
在光纖通信系統中,信息由LED或LD發出的光波所攜帶,光波就是載波。把信息加載到光波上的過程就是調制。按調制方式與光源關系來分,有直接調制和外調制兩種。前者指直接用電調制信號來控制半導體光源的振蕩參數(光強,頻率等),這種方式又稱為內調制;后者是讓光源輸出的幅值與頻率恒定的光通過光調制器,光信號通過調制器實現對光載波的幅度、頻率及相位等進行調制。光源直接調制的優點是簡單,但調制速率受到載流子壽命及高速率下的性能退化的限制(如頻率凋啾等)。外調制需要調制器,結構復雜,但可獲得優良的調制性能,尤其適用于高速率。
13.2驅動電路原理及簡介
13.2.1LED的驅動電路
在光纖通信系統中,用LED做光源時大都采用直接強度調制的方法,通過改變注入電流就可調制輸出光功率。LED用作數字光纖通信系統光
源時,驅動電路應能提供幾十到幾百毫安的“開”、“關”電流。一般LED不加偏置或只有小量的正向偏置電流。LED對溫度不是很敏感,
因此驅動電路中一般不采用復雜的自動功率控制(APC)和自動溫度控制(ATC)。
典型的LED數字驅動電路如圖13.3所示。
圖13.3中是共發射極驅動電路,通過LED的電流由VCC及R2決定,調節Rl使之在50-300mA變化,R3可提供少量的預偏置,以提高開關速率,Cl為加速電容,也為了提高速率。
13.2.2LD驅動電路
由于LD一般用于高速系統,且是閩值器件,必須進行預偏置,偏置電流Ib大小與閩值電流接近,這樣可減小電光延遲時間與張馳振蕩。LD的溫度穩定性較差,因此LD的驅動電路就要復雜的多。激光器(LD)數字調制的原理如圖13.4所示。
直流偏置電路的選擇,應使其逼近激光器的閩值電流,這樣,可以減小電光延遲時間和避免張馳振蕩。電光延遲時間td的存在妨礙了調制速率的提高。因此,應當設法減小td。方法就是使偏置電流密度逼近閩值電流密度,此時電光延遲時間td趨于零。
瞬態過程中的另一個現象是張馳振蕩的產生。張馳振蕩不僅使信號圖形失真,也使LD的光譜變寬,如圖13.5所示。這樣,必然就限制調制速率的提高。如果給LD足夠的預偏置電流,那磨在調制電流較小的情況下,LD便可有足夠的光功率輸出,其張馳振蕩程度便可大大減小或消失,從而光譜變窄。
由于溫度和老化都會影響輸出光功率,所以在驅動電路中要采取穩定補償措施,這就是自動功率控制。自動功率控制就是根據輸出光功率的變化,自動調節激光器的偏置電流,使激光器輸出功率恒定。
自動功率控制電路是依靠激光器內部的PIN管來檢測LD的輸出光功率作為反饋的,電路圖如圖13.6所示。其中Dl是激光器內部的背光檢測二極管,由采樣電阻將電流轉換電壓,再由差動放大器放大,經比例積分控制器來調節激光器偏置電流。
對于有制冷器的激光器,還要進行溫度控制,特別是用于波分復用的激光器,要求波長穩定,所以必須要有自動溫度控制電路。溫控電路如圖13.7所示:
在圖13.7中RZ是熱敏電阻,Rl是制冷器,制冷器中電流正向流是加熱,反向流是制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