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晶體濕度傳感器結構與原理
晶體本身是壓電材料,依切面的不同有不同的振動頻率系數,亦即所謂頻率常數( frequency constant,Hz-m)。由頻率常數的關系可知同一切面,不同厚度的水芯片,將有不同的振蕩頻率。且當水芯片存在空氣中時,它會吸附空氣中之水吩,使其外觀密度增加,而使振蕩頻率改變,此即為晶體振蕩濕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圖1為石英晶體振蕩濕度傳感器的基本結構,除了外圍多加一層用來吸收水份的聚酰胺樹脂吸濕膜之外,其余均與一般晶體振蕩器相似。AT cut,100MHz程度的晶體振蕩子表面上被覆樹脂膜(厚1~2μm)
圖1 水晶振蕩式濕度傳感器的結構模式圖
2. 晶體濕度傳感器特性
設有一厚度為t,切面的頻率常數為N,及密度為ρ的水芯片,因水蒸氣使其外觀密度ρ產生變化,設為△ρ,則其共振頻率變化
△f 可表成下式
由此式可知因濕度增加而使ρ增大△ρ,而共振頻率將由f 減少△f,圖2即為振蕩頻率與相對濕度的關系。此類傳感器適用于溫度為0~50℃,濕度為0~100%RH的范圍,其測定精密度在±5%以內,其使用之頻率通常在常在10MHz。
圖2 振蕩頻率與相對濕度的關系